内蒙古阿拉善事业单位面试考什么?考试时长是多少?请看下文成公教育整理了“2025年1月3日下午内蒙古阿拉善盟事业单位面试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将要参加内蒙古阿拉善事业单位面试的考生。
考试时间:2025年1月3日下午
第一题:鲁迅先生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成公独家】
各位考官,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这么说呢?鲁迅先生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要想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要从以下四点去分析。
第一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先生这句话看起来很简短,但是很有深度,这说的是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世时常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做人往往不愿意改变自己,也很难去改变自己,却总是对别人指指点点,希望别人围绕自己转,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标准改变,让自己满意。
第二点,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因为禁止别人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改变自己却要花费很多精力,付出很多努力,这个过程很痛苦。就像某些地方政府制止别人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细化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却很难。就拿创建文明城市来说,一刀切式地出台政策关停所有有污染会排污的企业只需要一纸文件,但是做好精细化的服务与管理却要耗费很多精力。再如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是很复杂的过程,也考验着地方的管理能力,但是给企业提出要求却只需要一句话。所以鲁迅先生才会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我记得人民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是有一个县城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直接把城中村周围建了一堵高高的围墙,刷白,这样做确实很简单,但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想改变这里的环境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增加环卫工人,每天清扫,加强巡逻等等。另一方面,骄傲自大。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正确的,惯性地认为别人的是错误的。
第三点,鲁迅先生想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想到了两句话。第一句话,严于律己,改变自己。这句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看到自身的问题而且不断地去改变,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我们要多去为难自己而不是给别人提更多的要求。儒家朱熹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法家荀况同样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对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就像黄文秀作为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扶贫工作。群众听不懂她的普通话,她也听不懂群众的方言,但她没有要求群众去学习、配合她的工作,而是黄文秀通过帮贫困户干活,陪贫困户聊天慢慢地学会了当地的方言,最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才得以顺利开展后续的工作。黄文秀同志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能一味地要求别人来适应自己,要严于律己,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他人。第二句话,宽以待人,包容别人。这句话还教给我们要换位思考,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这让我想到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从此美名远扬。所以对待别人要宽容,包容。不要去制止别人,要去改变自己。
第四点,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在我看来,严于律己是责任,是担当,宽以待人是美德,是胸怀。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更多的要求,要严于律己,以高标准衡量自我,以高目标激励自我。在面对他人的不足时,要宽以待人,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包容和关怀。
第二题:随着上“夜校”成为一种新潮,“夜校经济”也站上了风口。传统工艺、调酒、舞蹈、书法、收纳、咖啡工艺等“夜校”课程成为服务消费热点。对此你怎么看?
【成公独家】
各位考官,“夜校”经济在网上有很多报道,很多城市都在开展“夜校”经济。大部分网民对这件事比较支持,总体呈积极的看法,但有些人也认为有问题,我认为这很正常,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我认为这种看待问题的的角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那我们到底要怎么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个方面,“夜校”的存在有哪些积极影响?其一,“夜校”经济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夜间活动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通过参加各类课程或活动,市民可以收获乐趣、缓解压力,甚至交到新朋友,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其二,“夜校”提供的多样化课程不仅有助于个人技能的提升,还能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使人们变得更加全能,能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其三,“夜校”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教学人员、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四,许多“夜校”开设了传统艺术、手工艺等课程,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其五,“夜校”经济促进了夜间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个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夜校”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某些“夜校”提供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其次,部分“夜校”可能存在乱收费现象,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再者,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利用夜校经济的热潮进行欺诈行为,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夜间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包括交通、消防等方面的风险防范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还有,难监管、监管难,夜间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地方政府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安全、秩序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第三个方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夜校”经济呢?新业态的出现,一定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一,我们要包容审慎地看待,不能一刀切式地压制,要鼓励“夜校”经济积极向上发展。其二,需要政府单位加强监管和引导,例如做好公安备案、保证课程质量、监管办学资质、明确收费标准等,要使其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其三,广大市民也要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要认清自身真正的需求,对“夜校”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选择资质全,质量高的“夜校”学习知识提升自己。